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三十七章 引进AL-31F

就在张星扬和苏晓乘坐着南航的飞机,离开盛京的时候。

在发动机研究所的一间会议室之中,正在召开一场关系着日后歼十命运,牵系着后续众多军机研发的会议。

“WS-10研发进度到底能不能赶得上装备歼十?”

军方代表徐援朝,身形笔挺,正襟危坐,质问道。

“这都快十年的时间了,除了那台问题不断,根本不可能装备的原型机,你们还有其他的成果吗?”

也难怪军方如此着急。

这个时候刚刚过去的几场战争,让军方意识到光靠现在大量装备的二代机,八爷。

是不能够保卫自己广袤的国土,不受外敌侵犯的。

这就让空军对于三代机-歼十的快速装备,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执着。

而作为歼十心脏的WS-10一直问题不断,现在还停留在原型机阶段。

这就让一直等着发动机的军方大佬们,开始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等下去。

“这段时间,我们已经解决了不少的问题。尤其是在材料方面,火箭研究院解决了我们不少的难题。”

作为总师的张正江,也很冷静地回答着。

不过这样的说辞,并没有完全说服徐援朝。

每次开会的时候,项目组都会说解决了多少多少问题。

但是一问起,什么时候能够装备上歼十,都是模糊其词。

军方的耐心也不是无限的,期待了这么长时间,却一直等不来自己想要的发动机,已经快要不耐烦了。

“每次都是这么说,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够进行飞行测试?”徐援朝皱着眉头问道。

张正江递给徐援朝一份报告,随后说道:

“这是最新的高空试验台的测试数据,你可以看看。”

“和前几次的实验相比,最新的实验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很少了。”

翻了翻手上的报告,虽然并不是航发领域的研究人员,但是徐援朝在这项目组待了这么长的时间。

也已经能够将各种关于航发的报告看明白。

报告之中,相较于之前密密麻麻的问题事项,现在确实是少了很多。

但是这只是发动机本身的毛病不多,但是上机之后还不知道要磨合多少次呢。

在WS-10项目组待了这么长时间,徐援朝看WS-10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